古今中外

古中

《洛神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黄初三年,于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huán yuán),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怠马烦。尔乃税驾蘅皋(héng gāo),秣驷(mò 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盼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嫣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碧瑶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嫣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 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嫣,徒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历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fēipèi)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大学》

1
2
3
4
5
6
7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致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滕王阁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𬴂)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那一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见与不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问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在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在我不经意的夜晚?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稀。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你多大?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一百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地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1

好多年了

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事件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2

少年的爱情

永远也不够用

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

为午后预设的独木桥

在天亮就被一个女子梦断了

渐悟也好

顿悟也罢

设能说清

从刀刃上失踪了多少情人

3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此外

便是不敢错过生死的众生

他们纷纷用石头减轻自己的重量

仅仅撒了一次谎

雪就停了

雪地上闪耀着几颗

前世的樱桃

《诗·大雅·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两性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今中

《我希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我希望,

她和我一样,

胸中有血,心头有伤。

不要什么花好月圆,笛短萧长。

要穷,穷得像茶,苦中一缕清香。

要傲,傲得像兰,高挂一脸秋霜。

和我一样,

就敢徘徊在暗夜里,去倾听鸱鸺的长鸣,追逐那飘逸的荧光。

《罗翔:年度人气奖发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非常感谢,诚惶诚恐。

这个奖项非常沉重,我感觉有一点搬不动,可能得千千万万的人呢,才能把它举起来。

我不过用我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草船借箭,所得真的不配,这一切呢,真的是感动,也感恩。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所以美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人生有许多的哭泣,所以笑看人生才是值得去努力的。

同时,这个奖杯又比较轻,其实我一只手就能够拿得动,所以这也提醒我,所有的奖项都跟花一样,跟草一样,花容草貌终究是会枯萎的。

当我拿到这个奖项,他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每天能活在一种从容、笃定和盼望之中。

我时常问我自己,你那些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的言语,是不是只是一场表演,是不是巧于词令和自我欺骗,你能不能有相应的行为能够彰显出来。

所以,我真的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诚实的面对自己,认识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愚蠢、自己的幽暗,能够靠着这种力量,能够每天活在一种坦然和不羞愧之中。

在自己的使命中,能够超越这种虚无和虚荣,勇往直前,一无所惧,谢谢。

《人间词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有境格自高,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这在此。

真假无须辩,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兮。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物我需两忘,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类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秋千去”,“可堪孤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道法源自然,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自然之法则。

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实情虚景乃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实景物,真实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三少爷的剑》

1
剑气纵横三万里,意见寒光十九洲。

古外

《理想国》

今外

《被讨厌的勇气》

1
2
3
4
5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

我们可以爱人任何人,爱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一切的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底层逻辑》

1
2
3
人应有三种对错观:法家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和商人的对错观。

谁损失最大,谁错。

《丰田生产方式》

1
精益生产方式关键不在于工具和方法,而在于管理层能够持续投资“人”,并倡导可持续改善的公司文化。

《墨菲特给儿子的38封信》

1
我不依赖天赐的运气,但我靠运气平步青云。

《质量免费》

1
2
3
4
5
质量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和救火,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

要用金钱和代价衡量质量,而不是各种基于妥协的指标。

质量不意味着好、奢侈、光量,而在于是否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甚至超越预期。

《质量管理入门》

1
2
3
4
5
6
7
企业实施质量管理,需要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产品规划、设计、生产准备、购买、订货、制造、检查、销售及售后服务、财务、人事、教育等部门的全部门活动,需要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和作业者的全员参与,即全面质量管理。

只会使用部下的管理者(技术人员)顶多算半个管理者。会使用上司和其他部门的管理者,才算是一个完全的管理者。

在某工作现场发生问题的时候,工作现场的责任是1/3或者1/5,其余2/3或是4/5是工作现场之外的责任。

权利可以委托,但责任不能委托。